久久不射视频网,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,五月天婷婷综合久久,日韩欧美亚洲一区精品

      <output id="zwqqs"></output>
    1. 正在閱讀:端午香包情
      分享文章

      微信掃一掃

      參與評論
      0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/ 資訊 / 文學 / 正文

     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.gif

     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,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,僅管理員可見

      端午香包情

      轉載 2014/03/20 11:13:42 發(fā)布 IP屬地:未知 來源:今日浦江 作者:石有才 3126 閱讀 0 評論 10 點贊

        幾年來,每臨端午總想寫幾行關于香包的文字,一直沒有落筆。近日整理書籍時,打開資料盒,一股清幽淡雅的香氣撲面而來,這是十分熟悉的傳統(tǒng)香包之香。盒里保存著一疊香包,這是友人鄭永迪前些年送給我的端午禮物。

        與永迪友相識時間并不長,卻有如故友之感。他對民間藝術頗具天賦。諸如縛龍燈頭、制作米粉塑(花粿)等都有一手。還保存了不少他早期刻的香包印(印制香包的木刻小版)。幾年前,永迪友在端午節(jié)前第一次給我送來香包時,我感到既驚訝又高興又親切。這小小的香包湮沒四十個年頭了!偶然一見香包眼前一亮,一縷熟悉的香氣撲鼻而來。此后,他每年端午節(jié)前都會送香包來。去年的香包卻是在端午節(jié)后才送到我手上。但是比任何一次節(jié)前收到香包更為感人。 原來,永迪友做好香包后,首先想到我這個愛香包的“老友”。他乘班車從前陳村來縣城。車上一熟人問他去城里有什么事,他說給“縣志辦”一個朋友送香包去。熟人告訴他,這幾天是休假日,沒有人上班。他這才想到自己為急著送香包而忘了時間。他只得在黃宅下車,又乘車返家。待休假期滿,端午節(jié)也過去了。 三十里路送香包,物輕禮重情更真。當我雙手接過香包,得知原委,深受感動,連聲說“謝謝”。香包雖小,這份情這份誼卻是深深的重重的久久的長長的!這就是我寫此小文的緣由之一;緣由之二是因此而勾起我四十多年前關于香包的親切回憶;緣由之三是印香包是一門十分古老又有地方特色的印刷術,當屬民俗文化遺產(chǎn)內容,理應關注、發(fā)掘和傳承;緣由之四是我和永迪友有相同的愛好,那就是刻香包印。無巧不成文,其間還有一個極為相似的小故事:兩人都曾在上課時刻香包印而被老師“沒收”。那是1954年讀小學最后一個學期,我為趕在端午前完成幾個很在意的香包印,把刻刀和未完成工的印版帶進教室。下課后刻得很上勁,以致上課鈴響后項正仁老師站在課桌旁也沒有察覺,結果連刀帶印版都當場“沒收”,我的臉紅了很久。下課后項老師把我叫進辦公室,他拿起香包印看看,說:“刻得不錯,線條流暢,人物形象也很好。”項老師他并不知道,其實我已經(jīng)會刻私章了,刻香包更不在話下。項老師邊把刀和印版遞給我邊和顏悅色地說:“下次不要再帶到學校里來了?!表椑蠋煵粌H沒有批評我還夸刻得好,可我自己覺得比批評還重哩,使我深受教益,至今難忘。

        舊時端午節(jié),香包是兒童必不可少的佩掛件。一般系在“五色線”或“老虎頭包”或“五谷袋”或“阿蕙”(即樟腦丸)袋上,父母會在端午的中午前佩帶在兒童胸前。傳統(tǒng)的說法,香包有防毒去疾、祛穢辟邪的作用。臨端午前,巖頭陳集市日都會有很多香包攤,凳子上放一把米篩,上面攤放著許許多多不同人物形象的香包,供人選購,集市上到處散發(fā)著一種端午特有的香味,正是:端午未到,香包飄香。端午這天,父親會早早地挑一擔柴去巖頭陳柴市賣。除了買回端午必用的鐘馗像、符、菖蒲、艾(俗稱蓬)、雄黃等物品,還給我買香包。

        十歲時,我就試著自己刻印香包。先砍一段栚子樹椏枝,鋸成二寸多長的小段,辟開后削成版坯,在磨石上磨平。把挑選好的人物圖像用墨筆細描一遍,再覆印在濕木版上,用力按壓,把圖像清晰地留在印版上,即可奏刀。圖像是從各種畫冊上用薄紙描下來,或在集市香包攤上挑選自己心目中的“英雄”人物作圖樣。這些圖像大多是戲劇、傳說、故事中的出名人物,如關公、呂布、武松、林沖、岳飛、花木蘭、穆桂英、孫悟空、二郎神等武將為多,還有鐘馗殺鬼、劉海釣蟾、八仙等。制作時先在香包印上涂墨,用白油光紙印好,分別涂上各種顏色,折成略為長方形,然后糊成小袋狀,裝上從藥店買來的香粉(用多味中草藥研制而成),最后封好口,不讓香粉漏出。初學時,雖比不上集市上買的好,總覺得自己做的香包分外香。后來,刻的香包印逐年增加,竟塞了一抽屜?!拔幕蟾锩逼扑呐f時,自己是個“積極分子”,讓母親把香包印版當柴燒了。而永迪友卻能“冒險”保存了他自己刻的部分香包印版,真是難能可貴。近幾年送給我的香包就是用老香包印版印出來的。所以,我格外看重這些幾十年難得一見的端午節(jié)小禮物。

        香包的清香并不能保持很久,但永迪友的香包情香包緣是值得長長久久的追憶和“收藏”。我想,隨著年歲的變老,此情此緣還會加深添濃。今天所記下這平常的文字間或許也會留下一份永不飄散久不消逝的“清香”。同時,也許會對端午香包這種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留下幾分有趣的懷念、思索和啟迪。

      已有0人點贊

     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.png

      0條評論

       
      承諾遵守文明發(fā)帖,國家相關法律法規(guī) 0/300

      客服電話

      0579-88188123

     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:00-17:30

      客服QQ點擊咨詢

  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  chunyart

      微信客服號

      版權所有?2001-2021 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  
      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
      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!

      增值業(yè)務許可證:浙B2-201100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