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掃一掃
一對古老的樟木箱,分上下兩層,一疊發(fā)黃的舊書、幾本線裝的日記本、幾張裝裱過的相片整齊地碼放其中,這是伯父生前所用的書箱。書箱的做工很精致,門板、抽屜嚴絲合縫,可仍然擋不住歲月無情的塵埃。它似乎在告訴我們,伯父已經(jīng)離開很長很久。
?
我沒見過我伯父,甚至我父親對他也只有一丁點兒記憶。認識我伯父,認識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,認識那一群意氣風發(fā)、相約投身抗戰(zhàn)的同學少年,是從閱讀伯父那一疊塵封已久的日記開始的。
?
投筆從戎
這里曾是浦陽江上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。湖山與泖山,雙峰對峙,一水中流?!爸薪谝粯颉薄綐虬亮⒔?。受書亭、得月臺、浣江樓、留芳閣等星布其間,尤其是石橋南端的湖山學堂,“危闌俯碧,飛閣流丹,更極其勝”。湖山學堂有二層平房60余間,是民國年間浦江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學校。學校大門緊挨著湖山橋的南端涼亭,墻上石刻的“有美湖山”四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。校門左邊有一個得月臺,右邊有一道馬弄,通往后花園和教室。學校天井內(nèi)有三個魚池,池水清澈無比,一群紅鯉魚在絲絲水草叢中游來游去。
伯父周宗瑚,于1937年1月從省立第九中學(嚴州中學)畢業(yè)后,來到了這風景如畫的湖山小學任教。在這里,他認識了一位漂亮的姑娘——云香。伯父擅長繪畫,云香姑娘擅長刺繡。一對喜鵲、數(shù)枝梅花,那是由伯父構(gòu)圖,云香姑娘繡制而成的一扇屏風,也是他們的定親禮物。如果不是那場戰(zhàn)爭,也許他們會在這“有美湖山”結(jié)婚、生子、教書育人,平靜而悠閑地過完一生。
1937年7月7日,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(fā)動震驚中外的“盧溝橋事變”。8月13日,日軍進犯淞滬地區(qū),中日雙方激戰(zhàn)三月,傷亡慘重??谷諔?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,國內(nèi)掀起全民抗日救國的浪潮。
“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”,與無數(shù)熱血青年一樣,伯父由此產(chǎn)生了從軍報國、戰(zhàn)場殺敵的念頭。恰在此時(1938年冬),伯父的中學同學吳彰炯從麗水寄來一封信。信中說:“國土沉淪,前方需要抗敵,干部孔急,七十五軍是以浙江為基干的部隊,最近在金華、麗水、嵊縣、臨海四個地區(qū)招考基層干部,我已在麗水報名,請你速去金華報名,以便一同投入抗日衛(wèi)國的圣戰(zhàn)!”
收到信的那天晚上,伯父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一夜未眠?!皣鴮⒉槐#我约覟??國難當頭,前方戰(zhàn)士在浴血奮戰(zhàn),我等風華正茂的青年學子,豈能在此茍且偷生、兒女情長?”一個個念頭在他心中閃過?!霸傩菥鞈倌阆У那嗄?,聽否?戰(zhàn)場的軍鼓,向前,我們是時代的健兒!”同學的一聲聲寄語在他耳旁回響。
第二天,伯父毅然辭去了學校的工作,辭別了父母雙親和未過門的媳婦,來到鄰近的周塢口村,與同窗好友何康巖相約去金華報考七十五軍。奶奶舍不得伯父從軍,眼眶里噙滿淚水執(zhí)意挽留伯父。伯父心雖不忍,口中只能安慰她說:“我只是去金華求學,過幾個月就回來”。那年正月初八,東方山崗上剛現(xiàn)出一絲魚肚白,伯父與何康巖兩人就邁上了前往金華的行程。
?
千里行軍
翻過太陽嶺,伯父與何康巖整整走了一天才走到金華。第二天一大早,兩人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金華中學去報名。一到那里才知道七十五軍干部訓練班的招考已于前天結(jié)束了。兩人十分惆悵,便在金華城中瞎逛。正在考慮是否暫且回家的時候,竟與吳彰炯在大街上不期而遇。此時的吳彰炯已考入干訓班,穿著一身呢子軍服,見到兩位老同學,神氣極了。聽說兩人錯過考期,吳彰炯非常失望,便帶著兩人去找浦江的前輩陳肇英、葛武棨想辦法,可惜都沒會到人。正在萬般無奈之際,伯父提議先送吳彰炯回干訓班駐地。一到駐地,三人巧遇帶隊官葉團附。吳彰炯便把兩人錯過考期的情形向葉團附作了說明。葉團附見兩人器宇不凡,且學歷較高,便答應帶兩人同行,等到長沙后再行補考。第二天下午,伯父便與此次入考的近千名浙江學子一起乘火車前往長沙。
運兵車走了三天才到長沙,此時的長沙已是一片焦土。第二天上午,葉團附安排伯父與何康巖兩人各寫一篇自傳,作為補考的依據(jù)。下午就發(fā)給兩人一條軍毯,算是錄取了。
五天后,干訓班全體學員在一塊廢墟上集合,聆聽軍長周碞訓話。“七十五軍是以浙軍為基干的部隊,尤其第六師,他的前身是浙江第一師,曾經(jīng)參加過淞滬、臺兒莊等重大戰(zhàn)役,戰(zhàn)果輝煌,功業(yè)彪炳。由于連年征戰(zhàn),干部消耗很大,現(xiàn)在徒有浙軍之名,而無浙軍之實,所以這次特別派遣四組干部到浙江去招考,沒有想到,投考的人如此踴躍,足見浙江青年的愛國心不落人后。我今天代表七十五軍全體官兵,歡迎各位到軍中來,參加偉大的民族圣戰(zhàn)。我是浙江嵊縣人,今天我把浙江的子弟招考出來,將來一定把各位訓練成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,報效國家,以慰浙江父老!”聽完周碞將軍的訓話,這群充滿理想與抱負的愛國青年更是覺得熱血沸騰。
不久,干訓班從長沙長途行軍去湖北。剛開始,大家意氣風發(fā)保持著完整的隊伍,有吹口琴的,有唱歌的,也有講故事的。到后來慢慢變成三五成群的小隊,尤其那些家里嬌慣的同學,從沒走過這么長的路,變得一瘸一拐,情緒也漸漸低落。但為了理想與抱負,大家堅持走了半個多月,最終到達宜都。
到宜都后,學員們住進營房,開始編隊接受訓練。伯父與何康巖、吳彰炯想辦法編在了同一個班,剛好區(qū)隊長朱芝新也是浦江人。一切準備就緒,干訓班舉行了甄別考試,整整考了兩天。成績出來后,三人居然名列榜首。伯父第一、何康巖第二、吳彰炯第三。原本默默無聞的三個浦江人,一下子在這近千人的干訓班里出了名。
完成三個月的入伍教育后,開始正式訓練。軍長周碞特地從前線趕來舉行始業(yè)式。訓話時,天降大雨。侍衛(wèi)立刻拿出一把雨傘撐在軍長頭上,軍長揮揮手,命侍衛(wèi)將傘拿開,與大家一同淋雨。雨越下越大,軍長見大家紋絲不動,始終保持肅穆聽訓的神情,對這三個月的入伍教育夸贊不絕。
不久,因日軍空襲,干訓班被迫遷至宜都南郊的曹家山。這里條件簡陋,裝備匱乏。學員們蹬草鞋在雪中操練,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。更可怕的是醫(yī)務(wù)所缺醫(yī)少藥,疥癬虐疾成了學員們的通病。干訓班要求極為嚴格,強調(diào)要克服困難,當好兵,打好仗,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,過民族獨立、國家安定的生活。所有隊職教官均選自軍校畢業(yè)生,品學兼優(yōu),故訓練成就很大。
1939年底,干訓班畢業(yè)。軍長周碞決定從中選拔一批優(yōu)秀學員到陸軍軍官學校(黃埔軍校)繼續(xù)深造。經(jīng)考試,共130人錄取,浦江三人均榜上有名。
?
黃埔深造
“各位同學,從今天開始你們已是中央軍校十七期二總隊的學生了,軍校的學生有崇高的理想與抱負,肩負著保國衛(wèi)民、抵御外侮的神圣使命,受人尊敬,希望你們不要菲薄自己。明天我們將出發(fā)前往四川銅梁總隊部報到,沿途經(jīng)過宜昌、重慶等大城市,要嚴守紀律,給當?shù)氐睦习傩找粋€良好印象?!甭犕贶娦ш牴贄铌犻L的訓話,同學們就整隊步行前往宜都。
部隊先從宜都乘船到宜昌。在宜昌等了半個月,學員們終于搭上民生公司的差船前往萬縣。在萬縣又等了一個星期,才乘船至重慶。到重慶后步行經(jīng)歌樂山、壁山,到達總隊訓練地銅梁。因為地處大后方,這一路上既無炮火之險,又無訓練之苦,既飽覽了三峽風光,又見識了都市的繁華,也許這是伯父從戎生涯中最開心、最美好的一段時光。
從全國各戰(zhàn)區(qū)招考來的學員,陸續(xù)抵達銅梁,并開始接受預備教育。編隊那天,全體學員在西校場集中,由帶隊官點名并隨機編隊。也許是因緣巧合,伯父與何康巖、吳彰炯三人都編在了步兵五隊。
1940年5月5日,軍校舉行開訓典禮,正式開始三個月的入伍教育。訓練是從站軍姿開始的,教官對學員的要求非常嚴格,看到彎腰凸肚的學員就會猛的一拳,就像捏泥巴人一樣,按照軍人的標準不停地捏。沒幾天,學員們就被整得腰酸背痛,連行走都非常困難。夜晚就寢時,兩腿非得用手捧著才能放到床上。在教室上課時,必須抬頭挺胸瞪眼,雙手放腿上,稍有不慎,就被罰站。
軍校的條件非常艱苦。學員平時訓練很緊張,白天有器械訓練、野營訓練,晚上還有夜間教育,體力消耗很大,整天疲憊不堪。加上戰(zhàn)爭愈演愈烈,物資匱乏,物價飛漲,學員們連飯都吃不飽,根本談不上營養(yǎng)。很多人因此得了夜盲癥,伯父也是其中之一。有一天,他站起身來去取槍,突然什么也看不到了,只能讓同學扶著摸回營地去休息。好在這毛病來得快,去得也快,第二天,伯父托伙夫幫忙買了五毛錢的豬肝,吃了一碗豬肝湯就好了。
到了訓練后期,白天全是野外科目,成天在地上練習臥倒、匍匐前進、滾進等動作。學員的粗布軍裝哪經(jīng)得起這樣爬滾,沒多久衣服都變得破爛不堪。由于軍需供應不上,一個個穿得如同叫花子一般。
條件的艱苦倒也無妨,最煩人的是日軍的空襲。由于銅梁離重慶很近,因此也成了日軍突襲的目標。剛到軍校時,只是偶爾聽到空襲的警報。到后來,日軍空襲次數(shù)越來越頻繁,空襲的時間也越來越長。經(jīng)常是白天上課聽到警報后,學員們馬上背著武器跑到郊外疏散,晚上睡得正酣,警報聲又響起來了,立即連滾帶爬地全副武裝到西校場去疏散。有時警報延續(xù)到清晨三四點才解除,嚴重影響了軍校的教學與訓練。
后來,日軍似乎發(fā)現(xiàn)了這是一個軍事基地,開始盯著軍校轟炸。沒多久,軍校位于銅梁壽隆寺的駐地被炸毀,被迫轉(zhuǎn)移到銅梁戲院。三個月后,銅梁戲院一帶也被炸得滿目瘡痍。軍校又奉命遷至正誼中學。正誼中學訓練環(huán)境不錯,但不到兩個月,也被炸成一片廢墟。
1941年秋,軍校畢業(yè)前夕,同學們都在為畢業(yè)分發(fā)何處而擔憂。恰在此時,時任中央警官學校教育處長的陳玉輝將軍(浦江人),寫信來問三人畢業(yè)后希望分發(fā)到哪個戰(zhàn)區(qū),好給三人安排出路。伯父與何康巖、吳彰炯商議后,認為“身為革命軍人,應有獨立奮斗的英雄氣概,若憑借人事關(guān)系,縱然將來飛黃騰達,也不光彩,反而予人話柄”,于是,婉言謝絕了陳玉輝將軍的美意。時隔不久,已升任二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的原七十五軍軍長周碞打電報給教育長,把這一百三十位從七十五軍招考來的學員全部要了回去。
?
以身殉國
1941年11月,伯父與何康巖等130位從七十五軍干訓班考上來的學生,按照周碞將軍的要求,全都回到七十五軍位于興山縣的馬糧坪軍部報到。除軍部留用外,平均分配給所屬的第六師、預四師和十三師,伯父被分配到預四師,何康巖被分配到第六師。當時第六師剛好從前方調(diào)回后方整訓,而伯父所在的預四師則直接奔赴前線待命。
自遷都重慶后,為阻斷日軍入川線路,確保陪都安全,國軍在宜昌一帶部署重兵守衛(wèi)長江,使日軍難渡長江三峽。時任二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的周碞,由于戰(zhàn)功顯赫、忠誠務(wù)實,被賦予看守陪都大門的重任。第七十五軍就是在這一重要關(guān)口上與日軍對峙,從1941年至1945年鏖戰(zhàn)四年。當時七十五軍的駐地在窮山惡水的鄂西山區(qū),物資運輸極度困難,全靠人背。由于軍需不足,戰(zhàn)士一天只能吃兩餐,在極度困難下堅守陣地,抵抗日軍。
預四師師部設(shè)在宜昌縣南邊村,從馬糧坪行軍到南邊村越往南走,戰(zhàn)爭的氛圍越濃。一路上有往后方運送傷員和俘虜?shù)?,也有往前方運送彈藥和糧食的。最令伯父感動的,莫過于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太婆,她一手拄著拐杖,一手扶著肩上背的一袋米,一雙被纏過的小腳,踉踉蹌蹌地走向前方。伯父想:有這樣不分老幼,軍民同仇敵愾的精神意志,何愁抗戰(zhàn)不勝?
當時宜昌已經(jīng)淪陷,黃花鄉(xiāng)兩河口以東地區(qū)均被日軍占領(lǐng)。日軍在此修筑了大量半永久性工事,明碉暗堡密布,鐵絲網(wǎng)拉滿山頭,企圖步步推進,西犯四川。預四師下轄的三個團,全部駐防在小峰鄉(xiāng)一帶,與黃花鄉(xiāng)近在咫尺,頻繁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拉鋸戰(zhàn)。
伯父到達駐地不久,預四師就奉令全師三個團連夜開赴小溪塔地區(qū)進行反攻作戰(zhàn),戰(zhàn)士們沿著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,頂著凜冽寒風,走了一夜才到新坪。這時天剛蒙蒙亮,師部傳令部隊在老百姓家中隱蔽休息,待天黑時又繼續(xù)前進。第三天,全師開進下坪,師指揮部設(shè)下坪、三個團分駐下坪、孫家坳、赤板河,與日軍據(jù)點沙壩店子只相距三四里地。
凌晨一時許,師指揮部下達了夜襲沙壩店子日軍據(jù)點的命令。主攻團進入預定區(qū)域,在離敵軍陣地約300米的山地中潛伏下來,工兵排在前面排除障礙,用虎口鉗剪斷了敵軍第一道鐵絲網(wǎng),又順利地剪開了第二道鐵絲網(wǎng)后,主攻團向前躍進了100多米。當工兵剪第三道鐵絲網(wǎng)時,觸動了敵軍的警報,一時敵軍軍犬狂叫,照明彈立即升空,我軍1000余人頓時暴露在日軍視線與火力之下。團長下令強攻。日軍六挺機槍齊發(fā),我軍一無掩體,二無戰(zhàn)壕,一排排地被敵火力掃倒。三營營長冒著彈雨,帶領(lǐng)50多人從側(cè)面迂回,接近敵陣,連炸敵軍兩個碉堡,接著與300多名日軍短兵相接,終因寡不敵眾,50多名官兵全部與敵同歸于盡。
這次夜襲雖未取得成功,但也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,日軍被迫撤出了沙壩店子據(jù)點,向后退了10公里。預四師在這場反攻宜昌的戰(zhàn)斗中傷亡慘重,伯父也在這場戰(zhàn)役中身負重傷,被送回位于金魚坪的七十五軍野戰(zhàn)醫(yī)院。野戰(zhàn)醫(yī)院條件簡陋,藥品奇缺。凡是送到野戰(zhàn)醫(yī)院的重傷員,幾乎是沒有救活的。伯父也終因傷口發(fā)炎,高燒不退而不治身亡。
據(jù)當?shù)乩习傩栈貞洠呤遘娫谝瞬閼?zhàn)四年,至少有3000余將士被埋葬在野戰(zhàn)醫(yī)院后面的山坡上??箲?zhàn)勝利后,時任預四師師長傅正模在此為陣亡將士立了一塊紀念碑,并在碑上題寫了“不成功,便成仁”六個大字。
在整理伯父遺物時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抄錄在其筆記本上的一首詩。這首詩竟然一語成讖,成了伯父短暫而輝煌的人生寫照。
男兒立志出鄉(xiāng)關(guān),學不成名死不還。
埋骨何須桑梓地,人生無處不青山!
周宗瑚日記
(作者:周天云)
版權(quán)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(luò)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(wù)咨詢和服務(wù)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